首页 资讯 综艺 国产喜剧现在玩这么大吗?!

国产喜剧现在玩这么大吗?!

《喜人奇妙夜2》再次证明了自己是内娱最具“活人感”的喜剧综艺。

就凭一句台词——

“你在跟人说话的时候,能不能把耳机摘了?!”

是的,你没看错。

终于轮到张维伊在喜人的舞台上被贴脸开大了!!!!

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!

李飞啊李飞,你知道自己做了多少人的嘴替吗?!

感受一下,这句台词一出,不光是“张少”本人炸了,现场和弹幕也全部都炸了。

截止目前,# 已经是一个喜闻乐见的微博热搜词条了。

而如果你问——董璇怎么看?

董璇不仅看了。

还笑了。

早在作品排练时期,董璇就是后台笑得最大声的那个。

作为这个节目的忠实观众,我也必须很诚实地说。

等这一天,已经很久了!

打从张维伊出现在喜2舞台的那一刻开始,

我就知道,这群人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梗的!!!

毕竟,还有谁比喜人们更懂自黑呢?还有谁比喜人们的网速更快呢?

像什么张呈的“太子梗”、吕严的“团灭梗”……就不说了。

就连堂堂马东,都要被导演组无情开涮,玩老人梗。

那可是马氏集团的马东东啊!!(振声)

说这群人是够松弛也好、活人感够强、够开得起玩笑也好。

总之,在《喜人奇妙夜2》的舞台上,百无禁忌,万物皆有梗。

一切都可以变成作品,一切都可以变成素材。

哪怕把枪口对准自己,只要能让观众笑出来,还有了不起的呢?

戏比天大,笑比天大啊!

也难怪酷滕看完张维伊玩个人梗,只有一个反应,就是竖起大拇指表示:“这才是喜剧演员的最高素养”。

这才是真正的喜剧精神吧!

我相信也正是这样一个敢于自黑、充满喜剧精神的舞台,才能够诞生出这么多好玩、好笑、好看的作品。

初舞台破圈破出太阳系的《技能五子棋》就不说了。

目前比赛进行到第三赛段,喜团们都面临着团灭的风险。

竞争很激烈吧?压力特别大吧?

所以大家都“疯”了!

最先疯的就是OKBOOM!喜团。

还记得他们上周的作品《夜宴》吗?

一部非常精巧、厚重、成熟的作品,有着媲美话剧的完成度,以及“某某某”标志性的人物弧光和大底。

当时弹幕都在说“绝了”“唯一真神”“鸡皮疙瘩起了一身”。

万万没有想到,还是同一群人,一周后立刻在舞台上“原地发疯”、爆改豪门杀马特。

刘同 小露香肩。

鑫仔 惨变白毛。

逗逗……

嗯,看出来很爽了。

这部《公主小哥》,就是那种非常放飞、非常莫名其妙的恶搞喜剧。

看名字就知道了,灵感来自于古早霸道台言,从头到尾都是各种烂梗,包括但不限于豪门女霸总、土味少爷、浮夸的毒舌造型师、恶毒炮灰亲戚……

而前面把所有人都震飞的张维伊个人梗,也出自这里。

李飞一句耳机梗打败他之后,李氏家族大获全胜,大声唱出了自己的应援口号——

“同鑫逗飞勇敢飞,张少张少嗷嗷叫”

就,一个韵也没押上嘛!

好难受啊!

但为什么我还是笑得快不行了呢?

这个作品最后的观众票数算不上很高,这也是可以理解的,这的确是那种比较个人化的作品,爱的人应该会很爱,get不到的话那就是get不到。

尤其跟上周的《夜宴》一对比,简直像是拍《东邪西毒》的时候顺便拍了部《东成西就》。

但我个人还蛮喜欢的。

一方面是因为真的很好笑,而且是那种特别羞耻、特别魔性、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分享的好笑。

另一方面,也是明显能感觉到,演员们都太享受了。包括鑫仔、包括逗逗,状态都特别松弛、特别飞。

就是玩嘛。

目前进行到第三赛段,后面再有玩的机会也不多了。所以,能看到这样一部《公主小哥》也是蛮珍贵的。

另一部玩得特别飞的作品,则是八仙子的《坏小子》。

这也是八仙子在这个赛段的最后一部作品。

从上周开始,其实就蛮为八仙子捏一把汗的,包括之前《与神同行》令人惋惜的舞台事故,包括吕严和土豆似乎都有一些“第三轮”魔咒……

没想到这俩人顶住了如此大的压力,还是搞出了《坏小子》这么一部极其放飞的作品。

甚至觉得,这是土豆和吕严最放飞飞飞飞的一次了。

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去介绍这部作品的剧情,因为它完全不讲任何逻辑,每个梗都是怪点、怪想法,经常在我脑子里像地雷一样炸开了。

随便举两个例子,

“first——电影节”

“twost——second(语重心长)”

真的很想知道,到底是什么样的脑子,才能写出这种怪梗啊!!!

宗俊涛、孔令美这两位“老艺术家”,在这里也全无偶像包袱了,各种放飞、尬舞。

张兴朝就更不用说了。惊艳出场,震飞全场。这个世界不能没有怪人,尤其不能没有张兴朝这样的怪人。

也很感人的是,虽然整部作品已经如此放飞了,最后还是有一个很柔软、很温柔的内核。

甚至可以这样说,它的表现形式越怪,就越能够让你共情。

在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想象背后,隐藏着都是无法言说的孤独和渴望。

渴望家人、渴望朋友、渴望一起尬舞,渴望热闹永远不会结束。

“若你喜欢怪人,其实我很美”。大概土豆和吕严的作品,内核总是如此。

也很高兴,在《喜人奇妙夜》的舞台,这些怪人们可以遇到彼此,他们的“怪”会被看到、被包容、被更多人喜欢。

无论是《公主小哥》还是《坏小子》,看到最后一边觉得“他们疯了”,一边又有种莫名的感动。

你知道可能不会再有第二个舞台,能让喜人们如此松弛、自由、尽兴了。这样的创作空间,是只能在《喜人奇妙夜2》里找到的。

在喜人的宇宙里,喜剧是没有公式的,好笑有一万种可能。

这个赛段,有人玩疯了,也有人走心了。

比如五花八们的《一颗螺丝钉》,直接把李诞给看哭了。

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封写给东北的情书。

它将视角落在一群面临港商收购危机的东北国营厂工人,看似game点是“谁偷走了螺丝钉”,但最终你会明白,每一位平凡的东北工人都是“王天放”、是时代的“螺丝钉”,而他们每一个人都不应该被放弃。

这个作品最后的乐观、积极和昂扬是一种真实的时代精神,它的笑是有感染力、有巨大的能量的,也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
酷酷的天放是我们的老朋友,也是第三年在舞台上看到他们了。

每一年他们对于东北题材都有些“执念”,每年也都在变强。(简直好像是节目一录完就去疯狂进修“卷死”所有人。)

而今年创作出《一颗螺丝钉》的他们,更可以说是强得可怕。无论是对于game点、对于节奏的把控,还是在表演的细腻和成熟度上,都上了一个台阶。

他们一直都在做小人物的喜剧,但他们所聚焦的不仅是一个小家庭、一个小厂子,更是对于一代人共同记忆的体认与呈现。

这也正是酷酷的天放的标志性特点,他们不仅很好笑,还很有人情味儿。无论讲的是什么故事,真诚永远是这两个人的必杀技。

同样以真诚动人的,还有上一期的《安可》。

这部作品一出,很多人都直呼“全季最佳”。它确实也太特殊了,无论形式还是表达都让人眼前一亮。

《安可》其实讲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,一对分手多年的情侣在大张伟的演唱会上偶遇,旁边的路人吃着吃着瓜,就忍不住想要帮忙撮和他们。

我自己看到最后的时候,其实也一直在等一个反转、或者说升华。但很意外的是,什么都没有,它就是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。而它的珍贵之处也在于此。

毕竟,喜剧看到第四年,所谓的技巧、升番,观众们可能都屡见不鲜了。反而会戳中你的,就是这样的温暖和返璞归真。

这个作品看似简单、轻巧,讲述的却是人与人之间那种最原初的善意,最本真的情感连接。某种程度上,这或许也是“喜人们”在这个赛段的自我写照:

在米未的“喜剧监狱”里,每一个喜人都在共创、助演,为团队而战。但这里对他们而言,何尝不是一座喜剧的乌托邦,他们真切地从彼此的守望相助里得到了力量。

因此,不需要结构、大底、反转,每一次真实的互动、每一个细节里流动的情意,很自然地就可以打动每一个观众。

这也再一次说明了,喜剧看到最后,看的还是人,是情感,是共鸣。

由此出发,我特别想要聊的一点,是喜剧的疗愈感。

以前我们谈喜人的作品有多好,很多都是技巧层面上的。但看到这一季,我有种尤其强烈的感受,就是,真的每一次都会被这群喜人们所治愈。

可能是因为追了太久,不知不觉中,和这群人早已经成为了朋友。

我们看到了他们每一季从青涩到成长,看到了每一个理想主义者台前幕后的汗水、泪水,看到了他们的才华、他们对于喜剧的坚持和热爱。

而在这个过程里,他们始终敢于在台上做最真实的自己:自嘲、自黑、或是暴露自己最脆弱的一面。

只要他们还在,只要这份真诚还在,这本身就是一种喜剧精神。

归根结底,喜剧的本质不是梗,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。

所以《喜人奇妙夜2》看到现在,也早已不只是一场比赛了。

甚至会觉得,它就像是一场限定的聚会,一封写给喜剧人的情书。

或许有人要暂别舞台,但在游戏规则之外,笑声和记忆会留下。或许比赛有输赢,但喜剧没有输,只有赢。

而舞台的美好就在于,你可以失败,但只要你愿意再试一次,舞台永远在等着你,观众永远在等着你……你的伙伴也永远在等着你。

就像这一期的最后,张弛在《坏小子》土豆的作文纸上写下的孔土豆加油”——

看到这里的时候,真的和土豆一样泪目了。

真好啊,真好啊。

这群人从来都不只是比赛的竞争对手,更是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,是喜剧大家庭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。

无论比赛的结果如何,都希望所有喜剧人们都越来越好,希望这个IP也越来越好,可以长长久久地办下去,可以在每个冬天带给我们温暖、欢乐和慰藉。

当然,根据我个人的经验,比赛刚刚过半,在后续赛段里,出爆款出精品的概率还是相当之大的。

想看想看想看想看!!!!等不及了!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下一篇
原创 《喜人奇妙夜2》第六期下(含加更),我心目中有两个满分

评论

评论已关闭

推荐阅读